一、案例详情
近日,某银行风控系统监测到异常交易:一位老年客户突然提前赎回未到期的大额定期存款,16万元资金在短短几分钟内迅速转入陌生账户。该行总行多次致电客户核实情况均无人接听,于是紧急启动止付措施,并要求支行介入调查。
经支行客户经理微信联系,事件真相逐渐浮出水面:当天上午,客户接到自称“xx平台客服”的电话,对方以“优惠价抢购限量白酒”为由,诱导其点击链接填写银行卡号、密码等敏感信息。随后,“客服”以“快速代抢购”为由,指导客户开启手机共享屏幕功能。殊不知,诈骗分子通过技术手段对手机进行呼叫转移和短信拦截设置,在客户毫无察觉的情况下,将16万元存款转走。
二、案例分析
该案例中,骗子实施诈骗主要通过以下步骤:
1、利益诱惑,骗取信任。骗子以“限时优惠”“会员退费”等话术吸引受害者,利用公众贪图小利或急于解决问题的心理,诱导点击钓鱼链接、泄露账户密码。
2、技术操控,突破防线。一旦开启共享屏幕,手机操作界面将完全暴露在骗子视野中。他们不仅能获取短信验证码、支付密码,还能通过技术手段修改手机设置,拦截银行预警短信和反诈中心来电。
3、快速转账,转移资金。在受害者毫不知情的情况下,骗子通过已掌握的信息完成转账操作,待受害者发现异常时,资金早已转移至境外或层层拆分,难以追回。
三、风险提示
1、信息防线不可破。绝不向陌生链接输入银行卡密码、短信验证码,正规平台不会通过短信发送支付链接。
2、屏幕共享是禁区。任何要求开启共享屏幕的“客服”“工作人员”都是诈骗。
3、官方渠道验真伪。遇到“优惠活动”“会员扣费”等问题,务必通过企业官网、官方APP客服或官方电话核实。
民生银行广州分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