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机接口DBS技术创新突破!景昱医疗“双子星系统”发布,引领DBS2.0时代!

2025年08月14日 14:25:26   [来源:互联网]   [阅读:-]
字体:【

      2025年8月8日,“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第二十二次学术会议”期间,景昱医疗举办的“DBS 2.0时代多神经环路联合调控暨景昱双子星系统新品发布会”引发广泛关注。会上,景昱医疗正式推出双子星系统(SR1384Y型延伸导线),宣告DBS(脑深部电刺激)技术步入2.0时代,开启多神经环路联合调控的全新探索。

      DBS技术作为神经科学领域的关键治疗手段,一直以来在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传统DBS技术在某些复杂病症的治疗上仍存在一定局限性。景昱医疗长期致力于脑科学探索,始终将疗效提升作为核心目标。此次推出的双子星系统,正是其在技术创新道路上的又一重大成果。

      发布会现场,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张世忠教授主持并致辞表示,过往,我们持续致力于优化DBS疗效;而今,我们正式开启疗效提升的崭新篇章,迈入多神经环路联合调控的DBS 2.0时代。在这一时代,我们倡导自由革新疗效,自由探索无限可能,力求让疗效实现更大程度的自由,使探索突破既有边界。众所周知,DBS的疗效一直是医生们高度关注的焦点,特别是在面对多种症状并存的情况时,如何实现从单靶点治疗向多靶点治疗的转变,从固定参数模式向自由编程模式的升级,成为提升疗效的关键。DBS 2.0正重新界定疗效的上限,今日,就让我们一同见证双子星系统如何赋予临床医生更多选择与探索的空间,进而为每一位患者量身定制个性化的神经环路解决方案。

      景昱医疗董事长宁益华先生在《DBS 2.0时代:多神经环路联合调控》中表示,30年前神经调控技术使帕金森治疗进入新阶段,但此前技术改进多围绕单靶点和单一神经环路,而神经系统疾病常涉及多神经环路损伤,单靶点调控存在诸多局限,如无法解决冻结步态、长期耐受和疗效下降等问题。如今双子星系统上市,标志着DBS 2.0多神经环路联合调控时代开启,其能联合调控多个神经环路,为多种病症提供新治疗思路,配合可视化程控,将突破疗效天花板,景昱期待与专家合作引领DBS技术发展。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丁宛海教授分享《DBS 2.0时代:STN+NAc双靶点治疗帕金森病合并精神障碍初步》分享并表示,约50%帕金森病患者合并焦虑、抑郁等精神类疾病,且抗帕金森药物与抗精神疾病药物存在矛盾,影响治疗效果。利用8触点系统,可采用“4+4”模式,将4个触点置于STN核解决运动障碍,另4个触点置于内囊前肢及腹隔核调控精神环路,实现双靶点联合治疗。临床案例显示,该方案能显著降低精神症状评分,减少幻觉、妄想等,一次手术同时改善运动与精神问题。

      上海冬雷脑科医院胡小吾教授则针对《STN+GPi双靶点治疗运动障碍疾病》进行阐述。此次上市的延伸导线转接头设计巧妙,临床意义重大。在靶点选择上,STN和GPi双靶点治疗运动障碍疾病效果实现1+1>1,功能互补。新设备延伸导线柔软,螺壳更小,脉冲发生器体积小、重量轻,手术操作更便捷。通过病例展示,如帕金森病、肌张力障碍等患者,采用“一拖四”双靶点刺激,可进行自身对照,效果理想,能为医生带来便利且风险可控,实现一步到位。

      在新品启动仪式上,张世忠教授、宁益华先生、丁宛海教授与胡小吾教授共同登台,携手按下启动键,标志着景昱医疗双子星系统(SR1384Y型延伸导线)正式上市。这一里程碑事件不仅宣告了DBS 2.0时代的来临,更通过创新延伸导线设计实现了更灵活的神经环路干预,为神经疾病治疗模式革新与患者疗效提升开辟了新路径。

      未来,景昱医疗将持续深耕神经科学领域,坚持疗效为先,携手医疗界同仁持续突破神经调控技术边界,推动全球神经疾病治疗向精准化、个性化迈进,让更多患者受益于中国创新医疗技术。期待景昱医疗双子星系统在临床应用中绽放光彩,为更多患者点亮希望,引领神经科学迈向更广阔的探索征程。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新闻焦点
前段时间,《少年的你》火遍大江南北,周冬雨、易炀千玺火了,由于我家女儿参演了这部在重庆拍摄的少年题材电影,她的朋友圈也火了一把。女儿和同学们一起[更多]
哈喽大家好,欢迎来到黑马公社。不知道你是否这样玩过你朋友的苹果手机:呼出Siri然后叫它打开旁白,之后你再把手机还给朋友。这时候你朋友会发现,自[更多]
资料图:市民在了解手机功能。中新社发 熊然 摄中新网客户端1月3日电(张旭)针对网友有关“4G网速变慢”的提问,工信部3日通过中国政府网回应称,[更多]
sing女团1月1日晚,SING女团作为开场嘉宾受邀出席四川卫视2020年花开天下国韵新年演唱会,女团成员们一曲《寄明月》完美的国风表演成功拉开[更多]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XML地图 | 网站地图TXT | 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资讯中国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相关作品的原创性、文中陈述文字以及内容数据庞杂本站无法一一核实,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本网站将立即予以删除!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警察报警岗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