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案说险】别让理财“美梦”变成财富“噩梦”

2025年03月04日 10:22:45   [来源:互联网]   [阅读:-]
字体:【

在信息飞速传播的今天,电信诈骗却时刻威胁着人们的财产安全。您是否收到过这样的信息:“超高收益理财产品,年化利率 20% 起,稳赚不赔,资金灵活存取!”很多人在面对高息诱惑时,往往放松了警惕,却不知自己正一步步踏入精心设计的理财陷阱。今天,就让我们通过民生银行成功拦截的一起电信诈骗案,揭开高息理财背后的重重迷雾。

一、案例回顾

李先生是一位退休教师,日常热衷于研究投资理财。一天,他接到自称“XX证券公司”客服的电话,对方绘声绘色地介绍一款年化收益率达12%且保障资金安全的理财产品。如此诱人的回报,让李先生心动不已,便前往附近银行网点咨询。

刚到银行李先生便向大堂经理询问这款产品。大堂经理敏锐察觉李先生提供的电话并非证券公司官方客服号,对高收益产品也存疑,便好心劝阻。但李先生沉浸在高收益的美梦里,不听劝执意办理。

大堂经理迅速将情况上报,经深入了解,发现证券公司根本没推出这款产品,来电号码也是假冒的,更可疑的是,对方要求李先生把资金转入私人账户。于是银行工作人员全力干预,将相关案例资料给李先生讲解,李先生终于认清这是一场电信诈骗,放弃“投资”。

二、案例分析

在这起案件里,诈骗分子手段极具迷惑性。他们冒充正规机构客服,用高收益当诱饵,诱导李先生投资理财,还让其转钱到私人账户,这是高息理财诈骗的惯用伎俩。高息理财陷阱通常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承诺超高收益率,远远超出市场正常水平,利用人们追求高回报的心理;二是虚构项目或夸大项目收益,让投资者误以为自己的资金有可靠的投资方向;三是用前期支付的利息来吸引更多人投入资金,形成庞氏骗局,一旦没有足够的新投资者加入,资金链就会断裂。投资

三、风险提示

民生银行广州分行温馨提示您,为了保护自己的财产安全,请您务必牢记:投资前一定要核实理财机构的合法资质,查询其是否在金融监管部门备案;仔细审查投资项目的真实性和可行性,切勿被高息蒙蔽双眼;如果投资收益明显高于市场平均水平,一定要保持高度怀疑,多方咨询专业人士。让我们时刻保持警惕,远离高息理财陷阱,切勿轻信陌生人的理财推荐,守护好自己的辛苦积蓄。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新闻焦点
前段时间,《少年的你》火遍大江南北,周冬雨、易炀千玺火了,由于我家女儿参演了这部在重庆拍摄的少年题材电影,她的朋友圈也火了一把。女儿和同学们一起[更多]
哈喽大家好,欢迎来到黑马公社。不知道你是否这样玩过你朋友的苹果手机:呼出Siri然后叫它打开旁白,之后你再把手机还给朋友。这时候你朋友会发现,自[更多]
资料图:市民在了解手机功能。中新社发 熊然 摄中新网客户端1月3日电(张旭)针对网友有关“4G网速变慢”的提问,工信部3日通过中国政府网回应称,[更多]
sing女团1月1日晚,SING女团作为开场嘉宾受邀出席四川卫视2020年花开天下国韵新年演唱会,女团成员们一曲《寄明月》完美的国风表演成功拉开[更多]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XML地图 | 网站地图TXT | 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资讯中国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相关作品的原创性、文中陈述文字以及内容数据庞杂本站无法一一核实,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本网站将立即予以删除!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警察报警岗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