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误险沦为“套路险”?业内人士:不同产品起赔标准不一致

2023年11月30日 09:56:11   [来源:互联网]   [阅读:-]
字体:【

近期,关于购买飞机延误险却只能获赔代金券的讨论引发关注。

据媒体报道,有消费者在旅游平台上购买机票和“航班延误险”后,遇到了飞机延误的情况,但后续理赔方式令其感到不满——原因是平台只赔付了代金券,并限制后续只能本人使用。

(消费者收到的延误险赔付短信)

真金白银购买的“航班延误险”获赔代金券是否合理?消费者应当如何挑选合适的延误保障产品购买?记者采访到相关业内人士,解密延误险背后的门道。

买延误险只赔代金券?实测平台险种和赔付标准存差异

今年中秋国庆期间,全家出行的陈先生在购买由珠海往返北京的机票时,同时购买了飞机延误险。

此后陈先生一家当日乘坐的航班出现延误,在陈先生看来,既然买了飞机延误险,就理应有飞机延误的赔付款。然而,陈先生却只收到某平台的200元机票优惠券。因此他认为不合理,“产品约等于白买”。

“延误险”究竟是如何被选购的?记者试着在网络检索多个订票平台,发现旅游平台在机票下单页面均有飞行相关保障产品可购买。不过,保险险种不完全一致,比如有的App可以单独选购航空延误险,而有App则并没有单独的延误险销售,仅有不同保额的航意航延组合险、或者单独的航空意外险可购买。

(不同旅游平台的航空险产品有不同的赔付标准)

此外,赔付标准也不一致,比如有的平台对于延误区间的划分更为细致,延误半小时就有代金券补偿,而在有的平台,赔付均为直接的现金赔付,但延误2小时以上才达到起赔标准。

相同的是,在各家产品说明中可以看到,大多都标出了不同延误时长对应的赔付标准。以某平台的航意航延组合险来看,延误时长较短是代金券赔付,一定时长以上则为现金赔付。

如此看来,涉及航班延误的保障产品种类繁多,赔付标准和赔付方式均有不同,无怪乎用户对之产生误解,同时也产生购买延误险之后,只要延误都会赔付现金的印象。

普通乘客吐槽、资深飞友却必买?业内:延误时长不同赔付差别大

以前面案例中的平台为例,如果延误时长较短就是代金券赔付,普通用户吐槽的延误险就只能沦为“鸡肋”吗?

记者也采访到一位商旅出行较多的资深飞友,他却表示,每次出行都会购买组合险产品。“因为旅游平台的产品划分更细,有的起飞晚10分钟就赔付机票优惠券,可以下次使用。要知道在京沪等商务热门航线之中,延误的情况非常普遍,获赔优惠券是大概率的事件。”

(记者查看同一平台,看到也有不同保额的保险产品供选择)

当然,对于相关投诉中的消费者可能并不这么看待,优惠券只能限制本人的下一次飞行使用,而不少人认为自己并不会频繁乘坐飞机。针对于此,消费者该如何因需选购产品?

一位民航业内人士建议消费者,出行前在购买涉及延误相关保险时,首先要注意保险具体的保障内容,包括延误起赔点、赔付方式及投保时间限制等。此外,如果是非自动理赔还需注意理赔时效要求。

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音江也表示,在销售过程中,保险公司和相关平台也应向消费者提供真实、全面、准确的信息,将保险范围、赔付标准等明确告知消费者。

推荐阅读:旗龙网


相关新闻
新闻焦点
前段时间,《少年的你》火遍大江南北,周冬雨、易炀千玺火了,由于我家女儿参演了这部在重庆拍摄的少年题材电影,她的朋友圈也火了一把。女儿和同学们一起[更多]
哈喽大家好,欢迎来到黑马公社。不知道你是否这样玩过你朋友的苹果手机:呼出Siri然后叫它打开旁白,之后你再把手机还给朋友。这时候你朋友会发现,自[更多]
资料图:市民在了解手机功能。中新社发 熊然 摄中新网客户端1月3日电(张旭)针对网友有关“4G网速变慢”的提问,工信部3日通过中国政府网回应称,[更多]
sing女团1月1日晚,SING女团作为开场嘉宾受邀出席四川卫视2020年花开天下国韵新年演唱会,女团成员们一曲《寄明月》完美的国风表演成功拉开[更多]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XML地图 | 网站地图TXT | 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资讯中国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相关作品的原创性、文中陈述文字以及内容数据庞杂本站无法一一核实,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本网站将立即予以删除!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警察报警岗亭